深山古茶焕新彩:云南施甸县木老元乡百年古茶树的乡村振兴之路

位于东经99度,北纬23—24度,海拔1600—1900米的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百余株台地茶、乔木茶、古树茶、灌木茶、野生茶等古茶树在滇西群山里扎根生长,它们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老古树”。

然而这些历经了岁月洗礼、品质优异的古茶树却因深藏于山间,被延绵不绝的山脉阻隔了走向外界的路;也因没有专业的制茶工艺,被粗制陈旧的手法影响了甘甜清润的茶香。乡村集市上以每斤几元价格贱卖的古树茶就像蒙尘了的明珠。

深山古茶焕新彩:云南施甸县木老元乡百年古茶树的乡村振兴之路

转机来自乡村振兴的春风。一批来自云南中烟的驻村工作队员在走村入户时敏锐地发现了古茶树的独特价值。他们和当地茶农携手,研究改进制茶工艺,摒弃了以往用炒菜铁锅杀青的粗加工方式,采用精细化的手工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工艺,同时依据芽叶特性、生长区域及茶种分别制作成白茶、生茶、熟茶等不同品类。

第一批新工艺茶品刚进入市场,便赢得了消费者的热烈反响。茶汤橙黄明亮,香气富有层次——兰香、蜜香、花果香交织,滋味醇厚、喉韵深沉、回甘持久。茶友们品鉴后纷纷赞叹:“这简直就是深山里蕴藏的珍宝!”

云南开远:烟叶“种+管+烤+收”智慧模式初步形成

眼下正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烤烟收购季,在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镇新能源收购点,不同于往年熙熙攘攘的集中分级场景,几个工人将回潮后的烟叶下杆、投料,烟叶沿着流水线被送入智能烟叶分级机,精准落入分拣箱。今年3月初,依托羊街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智慧大棚,开远市烟草专卖局打造现代化烤烟育苗基地,探索潮汐式育苗。新能源烘烤工场烘烤出炉的烟叶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这些藏在深山的古茶树通过互联网平台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为木老元乡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当直播镜头对准云雾缭绕的茶山,消费者可以看见古茶树的生长环境,直观地了解到古树茶叶的制作过程,木老元乡的千年茶文化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深山古茶焕新彩:云南施甸县木老元乡百年古茶树的乡村振兴之路

驻村队员正在考察施甸古茶树

“我们不仅要开发利用好古茶树资源,更要进一步保护好这片‘净土’。”关于发展古树茶,驻村工作队员是这样说的。历史上,云南曾发生过千年古茶树因过度开采导致茶树枯死的悲剧。为此,木老元乡积极探索“采养结合”模式:春茶适度采摘,夏茶留养,秋茶轻采,让古茶树得以休养生息。同时,通过借助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监测古茶树生长状态、运用区块链技术追溯古茶树品种的生育繁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同云南临沧翁丁村佤族古树茶、文山麻栗坡“老山茶”通过产业帮扶成功走向消费市场一样,木老元乡的古茶树也正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新名片。让古茶树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让深山的茶香飘进千家万户,这条古茶树的焕新之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作者:何光谢 龚洛冰(何光谢 龚洛冰)

(0)
黄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