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厂内造“飞机”,“跨界”不能“越界”
( 2025-1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眼见生产面条机的机床与制造飞机的设备能通用,一家面条厂的员工就在厂内“跨界”生产“三无飞机”。更危险的是,类似的“手搓”飞机并不鲜见,网络平台上相关产品评论区内问价、求链接的网友比比皆是,也有人通过社交群定制、下单……
造飞机不是儿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明确规定:设计、生产、维修民用航空器及其发动机、螺旋桨和民用航空器上设备,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书、生产许可证书、维修许可证书。
天目山下,“共富工坊”激活乡村共富动能
天目山下,“共富工坊”激活乡村共富动能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各地“离家就几步路,每月能挣四五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联盟村“美好粿味”共富工坊内,村民邵大姐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笑着说。工坊所涵盖的清明粿、牛蒡粿、粽子、干菜饼、玉米饼等20多个品类的小食都是由村里的巧妇手工制作,结合“线下体验+线上带货”运营模式,每年累计销售额达300万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严规之下,仍有人无视风险。尤其是在低空经济热度的加持下,自媒体平台上不少“飞行博主”以制造和驾驶“手搓”飞机为噱头博取流量,助长“三无飞机”流通和无照“黑飞”行为。今年9月,四川一名博主驾驶“三无飞机”,在直播间众目睽睽之下坠机遇难。在此之前,他已经出过两次驾驶事故。
“三无飞机”隐秘产业链生长的背后,一方面是有的平台放任危险驾驶行为传播,客观上纵容了“三无飞机”的流通销售;另一方面,对典型的违规生产、销售行为,地方市场监管、民航管理部门还需要提高发现和治理能力。
民间智慧和兴趣爱好固然值得呵护,但“飞天”还要走正规渠道。“手搓”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缺乏验证,不仅不可随意试飞,更不能作为载人飞行器进行销售,否则就容易酿成惨祸。圆梦蓝天,必须用符合资质的飞机和正规的培训来实现。近年来,取得适航许可的量产型入门级飞机价格不断上新,运动类飞行执照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曾经遥不可及的飞天梦,与大多数人越来越近。走危险的“捷径”,绝不可取。
(本报评论员张钟仁)(评论员 张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