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街头巷尾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流,曾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而如今,随着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骑行热潮再度兴起,从通勤代步到运动健身,从城市街巷到郊野绿道,自行车正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然而,有些骑行团却让骑行变了味,尤其是部分骑行团体在道路上竞速追逐、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甚至形成所谓的“暴骑团”,不仅扰乱交通秩序,更给自身和他人带来巨大安全隐患。骑行变暴骑,如何平衡锻炼与安全?近期,深圳交警持续加大对“暴骑团”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公开表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深圳加大对“暴骑团”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深圳警方在视频巡查时拍摄到,清晨时分,在滨河大道、滨海大道沿线机动车道上,有人组团占用机动车道骑行。他们的骑行速度非常快,甚至还存在在机动车道逆行的严重违法行为。据交警介绍,这种竞速自行车的速度快的能达到每小时30到40公里,而普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限制时速也只有25公里。如此在公路上骑行,一旦遭遇险情对他人和自己的交通安全风险都极高。
深圳警方迅速组织警力展开深入分析,掌握这支骑行团队的出行时间和规律后,对涉及交通违法的骑行团成员进行拦截,现场查处了18名“暴骑团”成员。
交警根据《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规定,依法对这18名“暴骑团”成员作出相应处罚并现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上海利用无人机辅助查处“暴骑”效果显著
针对“暴骑团”闯红灯、抢占机动车道等危害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上海交警在一些市民反映较多的路口,采取无人机辅助查处的方式开展整治。
16日早晨6点,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世纪公园附近。据了解,该公园周围道路宽敞,沿着公园外围一圈周长恰好为5公里,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设施吸引了不少晨练的骑行爱好者。过去,曾有市民反映,不少骑行速度较快的骑车人,为了避开非机动车道中较慢的车辆,组团骑到了机动车道上。为了达到连贯的速度,甚至不惜在机动车道上闯红灯。6点07分左右,交警无人机发现有两名骑行爱好者把车子骑进了机动车道。
因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两名骑车人被分别处以罚款。交警告诉记者,无人机参与交通执法对非机动车骑车人的震慑效果很明显。在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早高峰,这段道路从使用无人机开始,违法量同样明显下降。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管支队机动大队民警 徐志强:以一年前为例,在这个路口基本上每天会处罚100起。然后经过这一年的无人机执法,现在基本上已经减少到个位数了。
实测:专业自行车在普通公路行驶风险更高
还有一些骑行爱好者,为了提高安全性能,专门购买了专业的公路自行车,但专家表示,专业公路自行车在普通公路行驶,其实风险更高。为直观展现专业公路自行车高速行驶时与普通山地车的差异,记者跟随专业人员来到一处封闭道路进行对比测试。
超25000场活动、超3.3亿元补贴……多部门发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消费新业态将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下一步,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活力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支持相关企业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
在第一组测试中,同一名运动员分别骑乘普通山地车与专业公路自行车进行冲刺。同样短短80米距离,专业公路自行车所用时间就比普通山地车耗时少3秒左右。
在第二组演示中,两名运动员骑乘两辆专业公路自行车,分别以15公里与30公里时速前进并同时刹车。结果显示,以30公里时速行驶的自行车比以15公里时速行驶的另一辆自行车刹车距离长出将近8米。
天津市公路自行车队主教练 张建立:普通自行车一般来说最高时速能达到10公里每小时到20公里每小时,而准专业级的业余爱好者能达到30公里每小时到4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从我们的经验来说,一旦发生碰撞,高速行驶的专业自行车的冲击力要比日常生活中慢行的普通自行车大得多。
张教练表示,和专业骑行道与场馆相比,一般公路交通情况复杂。如果高速骑行,一旦发生意外,留给骑行者和民众的反应时间非常短暂,并且需要更长距离来完成刹车,甚至急刹本身也容易造成侧翻。
天津市公路自行车队主教练 张建立:和专业运动员相比,普通民众和一般骑行爱好者对风险的评估和遇险瞬间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一旦发生危险,往往受伤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呼吁,较为高速的准专业骑行应该在相对安全的骑行道或者专业场馆来进行。
专家:城市道路具有公共性 非“暴骑团”私域
那么,面对大家骑行的需求,如何平衡锻炼与安全?专家表示,城市道路的公共性,本身就决定了它不是“暴骑团”肆意驰骋的私域,公路不是竞技场,日常骑行肯定还是要安全为先。
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自行车道的连贯性和足够的长度,并且与重要交通枢纽有很好的连通性。目前,多地正在积极建设自行车公园和专门的骑行车道,不过,相应配套与骑行者的需求仍存在不小差距。专家表示,像国外一样组织专门的比赛、引入商业资金等参与设施建设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 易剑东:像国外它会有很多志趣者团体,比如卖自行车的企业,生产自行车元器件的企业。它有投资、有动力呼吁更多的人参加骑行运动。
专家告诉记者,面对这个日渐庞大的骑行群体,当它的市场消费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大量骑行道的出现,包括相对封闭安全的特殊运营自行车道的出现都有实现的可能。
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 易剑东:尽可能多地调动资源,修建更多的专门的骑行道,可以和各种运动设施放到一起,是大型的体育综合体的概念,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和一些废弃厂房,还有大桥底下等等,利用尽可能的空间拿出来做体育设施。
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在完善自行车骑行相关法规细则的同时,对于骑行者闯红灯、占机动车道等骑行行为,还可以通过骑行活动的组织者、骑友俱乐部加大对骑友的宣传,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骑行。
新闻提示:骑行时应拒绝参与飙车竞速活动
交警提醒,文明骑行、才能安全出行。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骑行爱好者务必遵守交通规则,切记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要随意变道或抢占机动车道。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飙车”“竞速”活动。此外,在骑行装备方面要注意,自行车必须安装前灯和尾灯,同时骑行者应佩戴合适的头盔和护具,最好穿着鲜艳或反光衣物,增强自身和车辆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