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年,台盘村村民的球技越来越成熟、体魄越来越强健,村子发展也找到了新的抓手。
我过去在外打工,有一年“吃新节”回村,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村BA”。很快,“村BA”成了我们村的文旅品牌。随着赛事拓展,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也逐渐提升服务意识,还开启了线上直播。
务工不再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编辑手记)
守着家、顾着娃,还能学技术、挣到钱。在广西南宁马山县伏兴村,麻竹笋特色产业“节节高”,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日子过得更有奔头。村民的话道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印证了以产业旺带动乡村兴的实效
为丰富游客体验,我们引导村民规范摆摊,给比赛增添烟火气。一家家餐馆、民宿开业,村民收入越来越高,都受益于“村BA”的发展。
现在,我作为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继续擦亮“村BA”品牌,主动走出去招商,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更多年轻人返乡发展,接住流量,并将其稳稳地变成“留量”。
(作者为台盘村村委会主任,本报记者苏滨采访整理)(岑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