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刘丁铭)近日,北京卫生法学会首届“医路生花”脱口秀大赛在北京落幕。此次比赛由北京卫生法学会接诉即办专委会与北京市医院创新管理与技术应用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医疗界、学术界、法律界、新闻界等260余名参与者,旨在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生服务理念,展现医疗卫生行业在医患沟通、接诉即办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依法防控基孔肯雅热(健谈)
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在我国的传播风险日益升高。《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和《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先后出台,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虽然人和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但是基孔肯雅热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患者发病后的1周内血液有比较高的病毒血症,如果这段时间有伊蚊叮咬患者,病毒会进入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复制有的伊蚊就具有传染性了,再次叮咬健康人的时候,就会把病毒传染给健康人,及时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可以阻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
比赛环节,15个作品依次登场,内容涵盖医患沟通技巧、急救工作日常、社区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选手们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转化为生动故事,既有对职业坚守的诠释,也有对服务改进的思考,引发全场共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鑫等点评嘉宾认为,这种形式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付出,有效拉近了医患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