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图景绽放“中国角”

绿色发展图景绽放“中国角”

以“电亮世界,乐动心弦”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在“中国角”举行。   本报记者 陈一鸣摄

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中国角”的茶艺师指尖起落之间,沸水入盏、茶香氤氲,与乐声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瞬间点燃了观众的情绪,连掌声都带着节奏。

一旁供应的针叶核桃汁与黄酸枣汁色泽明丽、微酸带甜,成为不少观众的“意外惊喜”,这些原生态果汁来自巴西托坎廷斯州中部的马里亚蒂尼亚社区。中国国家电网在承建巴西美丽山水电站二期输电工程时了解到,当地居民需步行数公里取水,随即援建了两口水井,并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果树资源建设果汁加工厂,既解决饮水难题,也帮助社区发展自有产业。

这场以“电亮世界,乐动心弦”为主题的“中国角”文化体验活动,呈现了中国企业在巴西推动公益事业、支持环境保护、促进民心相通方面的责任担当。

当地时间11月10日,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中国角”系列边会同步亮相,成为大会上一抹鲜明亮色。十余天来,“中国角”展区始终人气旺盛,展区凭借精心设计、鲜明主题和互动体验吸引络绎不绝的来访者。

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到“中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经验分享”,从“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到“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从“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到“可持续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一个个主题系统呈现了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理念、路径与务实行动,让参观者在轻松交流之间触摸到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动。

全球南方国家不仅要“在场”,更要“发声”——访非盟新闻司司长莱斯利·里彻

非洲联盟新闻司司长莱斯利·里彻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变革,全球南方国家普遍呼吁实现公平代表性和平等发展权。通过非中媒体之间的合作,双方能够更好地讲述故事,展示双方人民和各自国家在合作与发展方面的努力,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本月下旬将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中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角”本身就是一场“绿色实验”。他指着展区的桌椅介绍:“这些看似木质的家具,其实由废旧电路板和退役锂电池回收再利用而成——桌面来自废旧电路板,椅子框架则使用再生铝。”

测算显示,每生产1吨此类家具,可减少约1.2吨二氧化碳排放,再生资源利用率高达95%。继去年COP29纸壳桌椅成为“网红”后,今年展区家具全面“升级”:更坚固、美观,也更环保。本次大会,“中国角”与中国代表团办公室共使用210把椅子和30张桌子,会后将全部捐赠给当地机构,让绿色理念继续传递。

绿色创意渗透于展区每一处细节:瓦楞纸制成的茶几与茶凳轻巧却稳固;以稻壳为原料的一次性水杯保留天然谷物色泽与清香,可降解、耐冷热,是“低碳生活”的生动注脚。

在这里,嘉宾还能品尝来自中国各地的茶、咖啡、玉米和魔芋小吃——这些都是低碳农业发展的真实成果。其中,来自云南深山的文创产品“如意茶饼”尤为吸睛。裴晓菲介绍,该产品依托优越生态与古茶树资源,让“绿叶子”真正变成“金叶子”,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绿色理念也贯穿大会全程。中国代表团使用的车辆全部为国产新能源车,比亚迪、长城等品牌共向大会提供230辆新能源通勤车,为各国代表打造绿色出行体验。

从一件家具到一杯茶饮,从一辆车到一份小吃,“中国角”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真诚、智慧与行动。

“这里,不只是一个展区,而是一扇通向未来的窗口。”一名在“中国角”采访系列边会的巴西记者说。(陈一鸣)

(0)
黄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14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