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让江南民歌“活”在当下 传承路上刻下民盟盟员烙印

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决赛上,民盟盟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创作部音乐指导宋频平受邀担任赛事评委,同时她也是“江南民歌”创、培、演孵化基地项目负责人,持续不断为江南民歌输送新鲜血液。

2007年,宋频平在沈传薪、马莉莉等民盟盟员艺术家的推荐下加入民盟,此后始终在文化领域深耕不辍,在江南民歌的传承路上刻下深深的民盟烙印。

“民盟平等包容的氛围让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宋频平热心民盟盟务工作,多次参加民盟上海市委会组织的培训班和社会服务活动,更是连续三年参与“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赴贵州毕节教授声乐培训课程,为当地师生带去专业指导。

特写贵州丹寨县政协推进“景区协商” 吸引非遗企业进景区

2020年10月18日,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中新社发陈晓宇摄“通过这次‘非遗企业进景区’专题协商会,我更坚定了入驻万达小镇的决心。围绕景区难题开展“景区协商”,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政协今年打造基层协商四大品牌的一个重点

在毕节一所中学里,有个女孩子令宋频平印象深刻。这个因嗓音沙哑而被同学嘲笑的女孩问:“老师我很喜欢唱歌,可是我嗓子是这样的,我唱不了。”宋频平鼓励她:“你想唱就可以做到。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带你试试。”周围的同学都笑她,宋频平带着她从基础发声练起,从C调开始唱《茉莉花》,一点点调整歌唱气息、状态,最终唱到原曲的F调,成功完成一整首歌。

一曲唱罢,这个女孩激动地抱着宋频平哭泣:“太感谢您能让我唱出声音了!”宋频平在这一刻体会到“烛光行动”的初衷。

采访结束时,宋频平轻声哼起《茉莉花》——那是她的老师逐字打磨的版本,每个转音都浸染着江南的晨曦与暮色。

范宇斌 任晓慧

(0)
黄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2025年8月8日 13:06
下一篇 2025年8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