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着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揭晓一篇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称,研究职员通过详细评估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发现,全球涵盖跨越2.3万个被研究物种中,有约24%面临灭绝风险。
这项研究剖析指出了污染、水坝、农业和入侵物种带来的主要威胁,相关研究效果将有助于为未来削减淡水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事情提供信息。
豆娘。(图片来自:Jens Kipping)
该论文先容,淡水是10%以上已知物种的家园,这一多样性带来了多种益处,如营养循环、洪水控制缓和解天气转变。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影响,但缺乏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物种灭绝风险的周全评估。
探寻广州非遗的“发展密码”
淡水物种信息图。(图片来自:Sarah Streyle -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天下自然珍爱同盟(IUCN)的Catherine A. Sayer和同事及互助者一起,为天下自然珍爱同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多分类群全球淡水动物群的评估效果,其中席卷了23496种鱼类、十足目甲壳动物(如蟹、小龙虾和虾)和蜻蜓目(如蜻蜓和豆娘)。
其评估效果显示,总体上,这些物种中有靠近1/4(24%)面临高灭绝风险;相比淡水鱼类(26%)和蜻蜓目(16%),十足目的受威胁物种百分比最高(30%)。在研究的物种中,54%的濒危物种被以为受到污染的影响,39%受水坝和取水影响,37%受到土地用途改变和农业相关效应的影响,28%受到入侵物种和疾病影响。
淡水物种信息图。(图片来自:Sarah Streyle -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论文作者总结以为,这项研究效果凸显了应对淡水动物面临灭绝威胁的紧迫性,亟需通过有用措施和行动干预,以防止该物种的进一步削减和损失。(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