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正值二晚水稻移栽返青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农田灌溉用水需求激增。为保障农业生产,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通过“人防+技防”的模式,科学调度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筑牢基础。
在江西吉安峡江县万宝灌区,工作人员正沿着渠道开展日常巡查,对各段渠道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淤堵、渗漏等现象,维护渠道运行。渠道旁,农户们正忙着引水灌溉,正值晚稻移栽返青的关键时期,充足的水源对于水稻生长至关重要。“我们向上游反映了相关情况后,他们就加大了放水量,现在用水不愁了。”农户王锋毅表示。
万宝水库作为当地重要的灌溉水源,承担着周边5万亩农田的供水任务。过去,由于缺乏实时监测手段,水资源分配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容易出现灌溉不均、水量浪费等问题。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北京、安徽、山东、湖北、贵州等地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目前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并呈现3方面特点 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心聚力推动了试验区建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了各具特色的试验方向;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 据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成立了北京市数标委,形成标准创制计划,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数据标准化行动,研制数据交易服务、数据流通安全评估、数据匿名化处理等急需标准
如今,在每条干渠的出水口,都配备了水流量监测摄像头,通过测量渠道宽度、水位高度以及浪花产生速度,就可以精准测算渠道水流量。同时,结合尾端巡查的方式,恒定闸门放水量,投入使用水流量监测系统,工作人员便能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各条渠道的水流数据,并动态调整供水计划,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输送至需要的农田里。目前,灌区内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至70%,年节约水资源300万立方米左右。
“我们通过水流量监测系统,结合时间节点,调整出水量,对下游用水把控更为精确,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转变为精细化灌溉,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确保片区用水充足。”峡江县河库建设养护中心万宝水库分中心李志专说道。
目前,峡江县已完成23.56万亩晚稻栽插,整体进度已过95%,预计7月底前完成全面移栽任务。(总台记者 范存宝 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