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国际商报记者 王旭光 文/图

10月16日,《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在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在后冬奥时代红利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已从政策引导的起步阶段迈入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激活体育经济新动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在消费层面,冰雪运动参与率稳步提升,冰雪旅游人次、消费频次及相关收入规模均显著增长,冰雪消费正成为扩大内需和培育新型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报告提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冰雪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年轻群体参与冰雪旅游比例逐渐提升,冰雪旅游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冰雪+专列”“冰雪+温泉”“冰雪+康养”等融合业态不断涌现,更好地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已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

本报讯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据统计,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报告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增长显著。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来,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9800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24—2025冰雪季,居民参与冰雪运动及带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同比增长超25%;全国滑雪场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同比增长12.88%,且滑雪场周边两公里消费金额增长27.97%,对周边零售、交通、餐饮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报告指出,中国冰雪产业区域布局正在由单一集聚向多元协同转变,逐步形成“一区两带多节点”的发展格局。东北地区凭借天然冰雪资源和历史积淀,成为传统冰雪经济重镇;京津冀地区依托冬奥遗产和庞大消费市场,打造高端冰雪服务集群;西北地区结合“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发展特色冰雪旅游项目;南方地区则通过建设室内滑雪场、滑冰场等设施,打破了自然条件限制,使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

与此同时,报告提到,中国冰雪制造产业伴随冰雪消费升温实现规模增长,形成覆盖多品类的全产业链布局,华北、东北、华东等区域依托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引领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活力凸显。

仅从冰雪运动装备市场来看,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滑雪镜、滑雪鞋、单板滑雪板的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80%;天猫奢品平台统计结果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国际品牌的滑雪头盔、滑雪镜及滑雪板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70%。上述数据反映出冰雪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直接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的产销扩张,并为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冰雪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提到,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同时深化产业链协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此外,还将积极培育本土品牌,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向全球冰雪制造领域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最后,报告也对中国冰雪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融合趋势,包括“冰雪+”多元融合路径拓展、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以及产业融合带动的高质量供给体系的构建。

(0)
黄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