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近年关,不少家庭都有购置首饰的习惯。在众多产物之中,一种以银为基底、表层包金或镀金的“金包银”首饰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记者观察发现,这种首饰虽然外观近似细软,价钱比细软廉价,但背后也存在着隐患。若是金层镀得很薄,佩带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泛起“漏银”的问题。更为要害的是,商家对外宣称首饰含有若干克金,通俗消费者基本没法验证。
号称金包银 比银的成本价还低
“今天带人人看一下金包银的手工制作历程。”在短视频平台上,一名金工师傅展示完手中细长的银坯,又拿出一片扁平的金皮,战战兢兢地用金皮包裹住银坯,修剪后举行焊接、整圆,再凭证需要打磨、抛光,一只金光闪闪的素圈手镯就制作完成。“花小钱,办大事,办出一样的效果。”
这样的视频让不少网友动心,纷纷询问若何购置金包银首饰。点开博主账号进入店肆,记者看到30多款金包银首饰,其中包罗手镯、戒指、吊坠、项链等,价钱从六七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
“一模一样的外观,价钱却是纯金的十分之一,性价比超高,过年回家戴上它,你就是人群中的焦点”……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商家力推金包银首饰。
在商家的指导下添加微信密友后,对方发来多款金包银手镯照片。从古法泥鳅背、四叶草到卷草纹、南瓜头,名目应有尽有。
“基础款手镯一样平常是30克左右,包金3到6克。”商家发来一段古法泥鳅背手镯的视频,“这个姐妹定做的包金4克,上手的效果跟纯金的一样,一样平常佩带也不会泛起漏银的情形。”
很快,商家给出价钱详情表。以总重30克为例,金重4克,按每克621元盘算,金总价为2484元,银重26克,按每克12元盘算,银总价为312元。无论金银,工费均按每克35元盘算,总工费为1050元。这样算下来,该款金包银手镯总售价3846元。“后面不喜欢戴了,也可以根据当日黄金大盘价接纳,或者置换成喜欢的名目。”
另一家网店,售卖的金包银首饰多达上百款。从报价来看,比前一家显著低了不少。以一款26克的古法素圈手镯为例,金重1.5克,银重24.5克,每克工费仅14元,总价为1490元。
另有的网店,金包银首饰更是报出了“白菜价”。一款33克左右的古法手镯,售价仅为200.26元。客服称,这款手镯含有0.3克金。
但记者估算发现,纵然不算这0.3克金,仅按33克的足银来算,成本价都不止200.26元,更不用提另有金子和工费了。商家的金包银首饰售价云云低,其中的金银纯度生怕不容乐观。
金重难验证 票据居然能够定制
这些金包银首饰的实物到底长什么样?记者在线下门店举行了一番探查。在法华寺街周围的一家珠宝城,记者在一层逛了一会儿,发现店肆售卖的都是足金首饰,没有金包银。
而在地下一层的另一家店肆,记者先是端详了一会展柜里的首饰,感受和刚刚在一层看到的没有什么差异。等伙计过来一先容才知道,展柜里的首饰全都是金包银。记者挑选了一款金重1.37克,银重29.25克的金包银手镯近距离查看,只管“总含金量”并不高,但仅从形状来说,很难分辨它与足金首饰的差异。
气温要穿越了?中东部陆续升温 多地或将在三九天体验早春般的温暖
在这里售卖的金包银首饰,都是按金重、银重和工费脱离盘算的,天天价钱都市有浮动,因此标签上并没有总价。而在另一家位于向阳北路的珠宝店,记者也看到了一些金包银首饰,每一件都直接标出了总价。好比一款金重2.06克,银重49.88克的手镯,订价为3274元。而当记者询问,这个总价是怎么算出来的、之后会不会变时,伙计示意,价钱是稳固的,摆到店里的时刻就是这个价钱,但详细是怎么算出来的,她也不太清晰。
金包银首饰和细软相比,确实要廉价许多。但反过来说,它相比于银饰也会贵上不少。仅仅在手镯上多包了一两克的金,价钱就有可能差出1000元。为了确认手镯上是否有标称的2.06克金,记者向伙计询问是否有配套的证实。伙计称,产物是有证书的,都在库房里,若是记者买的话,可以事后寄过来,但证书也只是证实是不是足金和足银,上面没写到底有若干克金、若干克银。
“你要是想测外面的金层是不是足金,我们这里就有光谱仪可以测,但你要想测金子到底有多重,我们证实不了。”这家店的司理告诉记者,金包银的饰品,金和银已经融在一起了,想要测金子的重量,只能用化学方式做提炼和星散才气测出来,但这样首饰就损坏了。“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托,你不星散,那你只能信托我们的品牌。”
能提供产物证实的不光有线下门店,在电商平台上,售价百元的金包银手镯不仅提供所谓的判定证书,还能配备着名品牌首饰盒。“若是需要的话,还可以开票,上面的内容支持定制。”
客服发来一张写有“质保单”的票据,上面详细列出店名、地址、电话、销售编号等信息,并标明首饰的重量、单价及动辄数万元的总金额。“这些内容都能凭证需要填,编辑好发我就行。”记者询问该票据是否可以作为质保凭证,对方称,这只是“道具发票”。
抽检17件样品 14件都“少金子”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看到了不少有关“金包银”产物的投诉。其中,多为金含量与标称不符、佩带后漏银掉色、判定证书造假等。
有消费者称,自己在短视频平台上以870元购入金包银手镯,商家答应含金1.3克,但提纯后发现含金仅0.09克。与店肆客服联系要求退货退款后,对方直接拒绝,并将其账号拉黑。另一名消费者则示意,自己在网店购置的金包银手镯,仅佩带几回后就泛起掉色情形,附带的判定证书也查不到,商家拒绝退货退款。
掉色到底是个例照样普遍存在的问题,很难说清晰。但金包银首饰是不是有宣称的那么多金,确实是可以测出来的,而且有检测机构在近期曾做过一次抽样测试。
国家首饰质量磨练检测中央下属的国首深圳实验室,近期从差异渠道网络了17件金包银首饰样品举行了损坏性检测。这些样品标注的金笼罩层质量最小为0.2克,最大为1.05克,星散后,有14件样品现实的金子质量都少于其宣称的数值。误差最大的一款,产物对外标称有0.96克金,但星散后金重只有0.19克。
“除了会存在现实的金子质量与标称不符的情形,现在这类所谓的‘金包银’产物,在命名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首饰质量磨练检测中央尺度理化部副部长王健先容,凭证行业尺度的相关划定,首饰的金笼罩层分为“包金笼罩层”“镀金笼罩层”和“薄层镀金笼罩层”三类,包金笼罩层的界说为“接纳机械加工方式将金箔牢靠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获得的金笼罩层”,镀金笼罩层的界说为“接纳电镀或化学镀等加工方式获得的金笼罩层”。其中,包金笼罩层和镀金笼罩层的厚度均要求不小于0.5微米,而薄层镀金笼罩层仅需大于0.05微米。若是金子镀得过薄,虽然在购置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戴久了之后,很可能就会泛起“漏银”。
“现在市面上许多产物用的都是电镀工艺,但一说‘金包银’,就会让消费者误以为用的是包金工艺。”一方面,消费者可能会对金子的厚度发生误解,另一方面,包金工艺至少还需要一些手艺难度,需要有一定履历的工人举行制作,而电镀工艺相对就要简朴许多。若是用的是简朴的电镀,最后还要收取高额的“工费”,从原理上是说不太通的。
此外,关于金包银中到底有若干克金子,王健示意,若是厂家或商家有充实证据证实金笼罩层的纯度、质量,可予以标示,但想要做到“充实证实”,生怕不那么容易。“我能想到的,就是把生产历程全程开着直播,先测金子的含量是不是足金,再测银基体的质量,最后把金子包上之后再测质量的差值,这样确实能知道这款产物含有的足金质量。但你最终销售的产物是不是直播里的这一件?若是你用镀金的工艺,怎么能保证镀上的是足金?这些问题都是很难证实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莫凡 宗媛媛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