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如何让“沉睡”的非遗变为可感、可触、可消费的旅游产品? 2025年以来,安徽六安以产业化思维破题,把非遗嵌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勾勒出一幅“文化留得住、群众富得起、游客记得住”的动人画卷。
“一片叶子” 从茶园香到云端热
“好山好水产好茶”,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其制作技艺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随“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走向国际舞台。
5月10日,六安瓜片制作技艺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六安瓜片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胜春介绍:“制作需经提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等多道工序,其中拉老火是关键,对温度和手法要求极高。”节目播出后,茶友圈刷屏:“隔着屏幕都闻到香!”
为将“茶香”转“流量”,六安把非遗研学纳入“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精品线路,新建20余处茶文化传习展示场所,以非遗工坊、博物馆、体验馆等为载体,系统展示制作技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7.3亿元。
第三届“龙岩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暨2025年龙岩市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举行
央视网消息8月27日,“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为主题的第三届“龙岩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暨2025年龙岩市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在龙岩人民会堂举行。活动现场陈少婷摄龙岩市委书记余红胜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盛发布“9+3”人才创新政策,从提级保障、银发人才工程、创业合伙人计划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覆盖人才发展全领域,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各县、龙岩高新区为县域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代表颁发聘书,并进行县域重点产业链推介
如今,“一片叶子”已成一方产业,非遗技艺点燃文化引擎,山水茶园拓展旅游赛道,“六安瓜片”成为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一株药草” 从深山药到康养游
当下,健康意识提升、旅游市场旺盛,大别山中医药优势为六安文旅注入独特活力,“中医药+文旅”融合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霍山县太平畈乡凭借独特气候,孕育出霍山石斛。该乡乡长汪俏表示:“我们深耕‘文旅+康养’,石斛小镇创成国家3A级景区、全市首批科普研学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约2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00万元,‘米斛花开’采摘季、‘中华仙草·灵秀太平’等活动,累计吸引超800万人次观看直播,霍山石斛从深山药草变身共富产业。”
目前,九仙尊石斛文博园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形成覆盖中医药科普、非遗体验的多维度研学体系,今年已接待游客4.5万人次。“一株仙草”串起“一条金链”,霍山石斛以精湛炮制技艺彰显文化魅力,借云雾峭壁拓展康养赛道,成为富民强市的“绿色引擎”。
“一片叶、一株草”,让六安这片红色土地在新时代升腾起新烟火气,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下一步,六安将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